池法尘埃产业出口国数落定,中新电有何影响千亿欧盟
6月14日,欧盟欧洲议会议员以587票赞成、新电响9票反对和20票弃权通过了与理事会达成的池法尘埃一项协议,以全面改革欧盟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落定规定。
这个规定也被称为“欧盟新电池法”。中国按照立法流程的数千规定,理事会现在须正式批准该文本,亿产业出并在欧盟官方公告上发布,何影法规将在其后的欧盟20天生效。
报告员Achille Variati表示:“我们首次制定了涵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新电响循环经济立法,这种方法对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池法尘埃我们的落定总体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强大的欧盟回收行业,特别是中国锂,以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数千整个工业部门,这在未来几十年对我们大陆的亿产业出能源转型和战略自主至关重要。这些措施可能成为整个全球电池市场的基准。”
欧盟新电池法通过,并不是结束,而是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这将会有更多的二级立法和一系列配套的执行措施在路上。
01
电池法的前世今生
电池是向气候低碳化和更清洁用能过渡的关键技术。全球对电池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到 2030 年将增长14倍。欧盟可能占该需求的 17%。
早在2019年,欧盟委员会于发布了对前电池指令的评估。评估得出的结论是,尽管电池指令在改善环境、回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然而也无法完全实现其目标,特别是与收集废电池或材料回收效率有关的目标。评估指出,由于缺乏整合技术创新和新用途的机制,该指令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2020年12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一项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监管的提案,也就是《新电池法》的雏形,以替代旧有的电池指令。新电池法提案考虑了该行业的技术发展和未来挑战,并将涵盖电池从设计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
该提案旨在加强内部市场的运作,促进循环经济,减少电池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该倡议与欧洲绿色协议、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和新工业战略密切相关。
2022年12月,欧盟委员会同意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达成临时政治协议(详见环球零碳文章),法案具体内容已经敲定。
此次通过的《新电池法》,尽管细节文件还未出台,从披露的一些指标来看,和去年12月那版没有明显变化。
一是提供电池碳足迹声明和标签,要求企业根据相关标准,收集并计算向欧盟出售的电池在每一个生命周期阶段的碳排放数据,包括上游原材料、产品生产、运输、报废和回收。
二是设定最低回收率及材料回收目标,就是关于废弃电池最终有多少可以进行回收的百分比。
三是提供电池护照,其中动力电池被明确要求具有电子记录。只有拥有电池护照的动力电池,才能进入欧洲市场。
02
高比例的回收要求能否实现?
根据电池法的规定,未来几年的回收率目标如下:
到2027年,锂的回收率应达到50%,钴、铜、铅和镍的回收率应达到90%;到2031年,锂的回收率应达到80%,钴、铜、铅和镍的回收率应达到95%。
博萃循环碳咨询部门国际业务负责人吴彬告诉《环球零碳》,国内目前采用的回收方式主要是物理法预处理和湿法回收。目前预处理黑粉的收集率已经能达到95%,而湿法部分,锂的回收率可以达到85%至90%,镍和钴的回收率超过98%。但是,以电芯为衡量标准的话,需要将这两个指标相乘。
由于具体的计算细节尚未确定,还不能判断达到这些高回收率目标是否存在困难。
03
不仅仅要核算电池碳足迹
新电池法要求覆盖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将迫使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阶段考虑电池的可持续性和回收性。企业需要寻求使用更环保的材料和生产方法,以减少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电池能够被有效回收和再利用。
对于企业而言,电池材料的来源、技术规格、化学成分、制造过程、碳足迹等都在电池护照披露信息中显示,能够让企业清晰供应链,深度掌控原材料供应,并可将成本、产能、风险和机会透明化。
吴彬表示,出口电池做好碳足迹只是一部分,电池法规对电池的监管是全生命周期的,包括如前段的供应链尽职调查要求,以及最终的回收处置等。法规中提到的数字电池护照,会在更广的ESG范畴对电池进行要求。
“对于出口电池的碳足迹具体怎么算,欧盟还会出具体的计算规则。”
针对电池的碳足迹,欧盟JRC(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牵头制定了相应的计算规则。这些规则将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池,如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轻型交通工具电池等,制定相应的碳足迹计算规则。最近,动力电池的计算规则的最终初稿已经发布。
具体的计算细节和细则尚未最终确定,需要企业密切关注相关规定的发布,并遵循细则进行数据核算和计算方法的核证。
企业可以选择第三方去进行数据和计算方法的核证,从而只需要披露最终结果,而不需要披露计算细节,从而规避敏感数据的外泄。
04
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破局之道
我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电池材料生产国,是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我国锂离子电池用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的产量均占到全球的70%以上。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数额接近3426.56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1835.26亿元增长86.7%,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我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同比增长94.3%。
据 SNE Research 数据,中国生产的动力电池在欧盟市场份额已经从 2020 年的 14.9% 上升至 2023 年的 34%。
近两年,欧盟及世界多国相继推出电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了中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的门槛。
6月11日,在“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展览会”举办期间,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举办了国际首个电池行业环境声明(EPD)平台发布仪式。
《动力和储能电池产品类别规则(PCR)》由SGS主笔,包括宁德时代、弗迪电池、远景等60多家电池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旨在深入贯彻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推动电池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内企业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宏观背景下顺利出海。
平台为电池产品开展EPD工作建立了详细的流程和规则,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制定了电池产品的类别规则(PCR)。EPD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数据和信息进行报告,并经由独立第三方验证,更具科学性、可比性,更容易获得外界认可。
将来与国外开展EPD互认工作,有助于增强我国在全球电池行业的影响力和产业安全。
(责任编辑:百科)
-
3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净零产业法案》,其中提出,到2030年,实现其气候和能源目标所需的技术至少有40%由欧盟生产。换句话说,欧盟要求欧盟国家未来的可再生氢制备中,电解槽装机容量的40%必须出 ...[详细]
-
德国10月21日举行仪式,接收首批来自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氢,以期推动能源转型、缓解国内能源危机。德国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长罗伯特·哈贝克与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长苏丹·贾比尔当天出席了在德国汉堡举 ...[详细]
-
当地时间12日,土耳其能源和自然资源部长登梅兹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关于在土耳其建立天然气运输枢纽的提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登梅兹说,现在评估普京提的提议还为时过早。土耳其完成了许多类似的国际项 ...[详细]
-
国际能源网/风电头条微信号:wind-2005s)获悉,10月17日,欧洲风电巨头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 Gamesa)首席执行官Jochen Eickholt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语出惊人 ...[详细]
-
当地时间29日,法国总理博尔内在巴黎参加一个商业会议时表示,为应对天然气供应可能会中断的局面,法国企业需要节省能源,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消耗。博尔内同时透露,如果局面恶化,今年冬天法国可能会实施能源配给制 ...[详细]
-
斯洛伐克总理爱德华·黑格尔9月28日表示,除非欧盟提供更多的财政援助,否则能源危机和不断上涨的电价可能会将斯洛伐克经济推向崩溃的边缘。如果欧盟方面不能提供帮助,斯洛伐克负责能源供应的公司将不得不被收归 ...[详细]
-
国际能源网/风电头条微信号:wind-2005s)获悉,10月17日,欧洲风电巨头西门子歌美飒Siemens Gamesa)首席执行官Jochen Eickholt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语出惊人 ...[详细]
-
11月29日,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表示,预计2022年俄罗斯对中国的电力供应量将增长11%。诺瓦克在俄中能源商务论坛上称:“我们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应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请求,月供应量 ...[详细]
-
福布斯杂志网站发表署名Ian Palmer的文章,题目是:Hydrogen Is Ramping Up In The Energy Transition, But It May Be Oversold ...[详细]
-
10月21日,聚焦能源问题的欧盟秋季峰会在分歧中落幕,虽然成员国最终打破了围绕如何解决能源危机持续数月的僵局,并在最后一刻就“天然气价格上限机制”达成统一意见,但对于如何灵活应用这个机制、设定什么样的 ...[详细]